首届“中达环境法论坛”在北京清
2011年11月5日至6日,由达美环境与教育基金会主办、清华大学法学院承办的2011年中加环境法论坛在北京清华大学法学院隆重举行。达美集团创始人、达美环境与教育基金会主席郑崇华、基金会主任李念祖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乙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河、王振民法学院院长以及海峡两岸著名大学环境法专业的师生等60余人参加了论坛。
首届中国-三角洲环境法论坛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达美集团创始人、达美环境与教育基金会主席郑崇华先生(左)、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河先生(右)致辞
在开幕式上,嘉宾们向中国政法大学王灿发教授、2011年中国-大学环境法青年学者奖获得者、武汉大学秦天宝教授、清华大学邓海峰副教授以及获得2011年中国-大学环境法学位论文奖学金的41名海峡两岸高校代表颁奖。
郑崇华董事长向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度获奖者王灿发教授颁奖
郑崇华董事长(左三)、清华大学谢维河副校长(左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向聪教授(右三)分别为2011年仲达环境法学者、中国政法大学王灿发教授(右二)、2011年仲达环境法青年学者奖两位获奖者、武汉大学秦天宝教授(右一)、清华大学邓海峰副教授(左一)颁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乙(左三)、台达基金会律师李念祖(左一)等嘉宾为2011年海峡两岸高校41名获奖博士生和研究生颁奖
达美集团董事长郑崇华表示,达美集团成立40年来,始终以环保、节能、热爱地球为企业使命。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环境法治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达美基金会促进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教育促进以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乙(左一)作了题为“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专题报告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乙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专题报告,指出在现代社会,科技进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日益严重,变废为宝,使科技进步促进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2011年中加环境法青年学者奖的三位获奖者也做了精彩的专题演讲。王灿发教授用大量的新闻、数字和事实来说明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损害的严重性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秦天宝教授和邓海峰副教授分别就“从隔离到共管:保护区范式的转换”和“以限制征地制度为中心的土地法律秩序的解构与重构”做了精彩的报告,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台北大学陈慈洋教授(左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丽虹教授(右二)、武汉大学柯健副教授(右一)等海峡两岸著名环境法学者在两岸学者沙龙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此外,海峡两岸著名环境法学者参加了大师论坛和海峡两岸学者沙龙。在周珂教授主持的首届大师论坛上,来自武汉大学的蔡守秋教授和来自台北大学的陈慈扬教授的深刻见解和精彩演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现场嘉宾和学生纷纷响应,会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在蔡守秋教授主持的第二届硕士论坛上,北京大学的王锦先生、中国政法大学的曹明德先生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李艳芳教授分别发表了鼓舞人心的精彩演讲。
在两岸学者沙龙上,台北大学陈慈扬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丽虹教授、武汉大学柯健副教授就两岸环境法教学与研究的引进、气候变化、环境法调整对象的拓展三个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两岸相关信息进行了交流,在热烈的交谈中碰撞出思想火花。来自海峡两岸大学的获奖学生代表也交换了论文。经过两天的交流,与会学者和专家就环境法治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相关论文将发表在《清华大学环境法治与可持续发展》专辑中。
首届中新环境法论坛的与会者在清华法学院李明楼前合影
闭幕式上,达美环境与教育基金会主任李念祖律师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所有与会者、师生以及论坛组委会的工作表示感谢。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菽一教授代表2012年论坛主办学校武汉大学发言,邀请大家出席会议,并宣布下一届论坛的主题是经济社会转型与环境法发展。
中加环境法论坛是环境资源和能源法领域的学术研讨会,也是中加环境法学者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去年以来,达美基金会得到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以及台湾大学和台北大学两岸10所重点大学的支持。在原有环境保护和科教资助项目的基础上,新设立了达美环境法学者计划,该计划不仅支持获奖学者和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还计划每年举办一次论坛。希望能促进海峡两岸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学学科的发展,尽最大努力培养和造就优秀的环境法人才。
关于德尔塔环境与教育基金会
德尔塔环境与教育基金会(deef),注册于美国,成立于2002年,创始人郑崇华先生,德尔塔电子集团是一个世界级的电源和组件,能源管理和智能绿色生活的制造商,旨在促进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教育的促进,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先后赞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凯斯西储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的科研活动,积极支持中国电力电子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环保节能的推广,以响应和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和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
基金会在中国的具体行动包括:
一、支持节能科技教育:
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Xi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8所重点大学合作,资助达美电力电子科技教育发展计划和仲达学者计划。授予651项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评选奖励20名仲达学者、4名仲达青年学者,资助14名德尔塔访问学者,举办11次全国电力电子新技术研讨会,对我国电力电子科学和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发起环境保护行动:
1。赞助中加环境法学者计划。自2011年以来,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台湾大学、台北大学等10所海峡两岸重点大学合作,设立中国大学环境法学者和青年学者奖,举办中国大学环境法论坛,为环境法研究生提供奖学金和优秀学位论文奖。
2。大力赞助和支持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包括设立清华环境法论坛、研究生奖学金、访问学者、信息动态期刊和博士后研究项目。自2006年5月以来,它赞助了能源基本法的研究。2007年11月,该项目被国家能源领导小组授予集体咨询奖,是唯一获得该奖项的高等院校。
3。赞助非政府环保组织北京自然之友的环保项目,如长白山纪录片《空中国花园》、西部教师培训项目、印刷和发行《自然之友通讯》和《中国环境绿皮书》等。
4。与香港乐施会和兰州大学合作,赞助甘肃省民勤县荒漠化治理项目,并参加首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第三,执行太阳&公牛;创意&牛;住宅项目
孙& bull创意&牛;家居是2007年由基金会在中国发起的节能环保项目,得到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的支持。
整个项目围绕太阳能(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建筑展开,包括德尔塔杯太阳能建筑设计大赛、太阳能学术论文征集、闪光灯设计大赛、太阳能电视专题片拍摄制作等。
4.推动节能和绿色建筑研究:
2006年8月,基金会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就长期合作达成共识,并在2007年、2009年和2011年主办了三次达美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做出贡献。其中,2009年竞赛一等奖方案已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完善为建筑设计图,汶川地震后达美电子集团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协助绵阳杨家镇小学灾后重建,该小学已于2011年4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这所学校是四川地震灾区的第一座太阳能建筑,它结合了主动和被动技术。它在建筑安全和绿色节能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2011年竞赛一等奖将在苏州同里湖畔(毗邻五星级酒店同里湖酒店)建成真正的绿色建筑,并投入实际使用。
今后,基金会将继续与国内外机构合作,开展绿色建筑、节能汽车、环境监测等节能科技项目的研发支持和推广活动。
关于基金会推广的其他环保、节能和科技教育项目,请访问deef的达美环境与教育基金会网站。
关于德尔塔电子集团
德尔塔电子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开关电源和风扇产品制造商,在许多产品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包括为电源管理、视频显示、工业自动化、网络通信产品和可再生能源相关产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达美电子集团成立于1971年,在台湾、中国、泰国、日本、墨西哥、印度和欧洲都有运营基地和制造工厂。作为全球电力电子行业的领导者,达美电子集团的业务使命是“环保、节能、爱地球”,并长期致力于环保的承诺。多年前,它就实施了绿色无铅工艺、回收措施和废物管理计划。
有关达美集团的详细信息,请参考达美ww
标题:首届“中达环境法论坛”在北京清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1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