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制成功第一个三相交流高温
中国首个10米、10.5千伏/1.5千安培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系统在中国科学院电气工程研究所成功开发,并于今天成功测试和运行。
由中科院甘院士、赵忠贤院士、中国工程院周院士等12人组成的专家小组一致认为,这一完全独立的研发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使我国在高温超导电缆研发方面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专家今天还指出,与美国、日本、丹麦等国家开发的高温超导电缆相比,我国在电缆设计、缠绕工艺、终端、电气绝缘和低温系统等方面具有成本低、工艺合理、交流损耗小、接头电阻小等特点。
相关数据表明,与常规电缆相比,高温超导电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损耗低、传输容量大等优点,可以大大降低电力系统的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实现大容量传输。利用高温超导电缆对现有地下电缆系统进行改造,可降低总成本20%,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预测,世界上现有的总长度为13万公里的地下电缆将陆续被高温超导电力电缆所取代。
自199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电气工程研究所一直致力于高温超导电缆的开发和研究,并成功研制了长1米、6米的高温超导DC电缆。2002年,在国家“863”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75m、10.5kv/1.5ka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的研发。今天,10米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的成功开发是该项目的一项关键技术成果,预计将于明年6月完成。
中国科学院电气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肖立业介绍,10米、10.5千伏/1.5千伏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系统主要由超导电缆芯线、低温容器、高压绝缘、电缆终端、电缆低温系统和电缆测试监控系统组成。系统的所有组件和相关技术都是自主研发的。
根据电线电缆行业的统计数据,我国10kv及以上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年需求量约为7-8万公里。如果用高温超导电缆替代总量的5%,中国高温超导电缆的年总需求将达到3500-4000公里。巨大的市场潜力。
对此,肖立业研究员还表示,中国研究人员的下一步目标是将高温超导电缆与其他相关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完全超导的示范变电站,并积极推进高温超导电力技术的产业化。
上一篇:新型避雷器在宜兴投产
下一篇:武汉岩土所研制出无损检测仪
标题:中国研制成功第一个三相交流高温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6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