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规划出台加速能源市场
"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改变当前的能源结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语气强硬。“中国70%的能源消耗依赖于煤炭。这种能源结构将给中国带来巨大压力,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
陈德铭是不久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后,中国官员以书面形式正式确定了未来15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和目标。
治愈严重的痛苦
引入这样的发展计划并不是一个突然的举动。面对能源瓶颈和即将到来的可再生能源时代,我国迫切需要从宏观层面合理引导已经几近枯竭的能源结构,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根据《规划》,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将重点发展水电、生物质能、风电和太阳能,同时积极推进地热能、海洋能和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到2020年,水电、生物质能和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总投资约2万亿元。陈德铭表示,将采取国家投资和社会多元化投资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建设资金问题。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可再生能源专家周凤奇认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主要基于六个原因:能源安全和能源供应多元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燃料造成的城市环境污染;替代核能;创造就业机会和发展中小企业的动力;扩大技术和设备出口。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能源消耗的30%。目前,丹麦的风力发电已经达到总发电量的18%,而德国在2002年占世界风力发电的三分之一。法国计划到2025年达到总发电量的25%,这只是他们整个可持续能源战略的一部分。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二位(近10%),在“油荒”、“电荒”、“水荒”的形势下,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政策法规显得更加迫切。
研究员周凤奇表示,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如风能、太阳能、小水电、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能源等)。除了煤和石油等一次能源之外,在自然界中可以回收的能源,在中国起步较晚,甚至在国外,它才刚刚发展了20年。在欧美国家,政府通过向企业提供补贴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而这些企业大多依靠国家行政力量。例如,美国《能源政策法》规定,企业投资太阳能和地热发电可享受10%的税收抵免;为了提高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德国设立了6000万欧元的联邦研究基金,其中政府承担的费用为4000万欧元;在“新阳光工程”中,日本每年拨出300多亿日元用于开发新能源技术。
据报道,世界银行1997年在中国开展了一个可再生能源开发项目,贷款1亿美元,计划在中国4个省市建设5个总容量为2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厂。然而,由于风力发电的成本太高,而电网又不能以高价购买,三个地区已经放弃了建厂的计划,因为他们卖不出去。最终,只有上海用贷款建造了一座2万千瓦的风力发电站。因此,世界银行已经明确认识到,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是政府观念的转变和政策的支持。因此,世界银行驻中国办事处于2000年开始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合作,帮助中国在政策和法律方面进行宣传。
两年前,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法制化轨道。该法规定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资源勘探、规划、科学研究、工业发展、投资、价格和税收等方面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责任和权利。然而,周凤奇认为,相关细则的模糊性导致了一些行业的混合情况。有关规定必须专门协调统一,整合各方力量,使中央各部门形成合力,而不是出现所谓的“九龙治水”局面周凤奇说。
自主布局
尽管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巨大,一些技术已经商业化,但周凤奇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在技术、规模、水平和发展速度上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薄弱,大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发电成本高,而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周有些无奈。"制造业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的国产化和商品化."
一些观察家甚至断言,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扭转,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可能会成为一个永远不会长大的“老小孩”。
应该说这种担心是没有根据的,但也太悲观了。以太阳能产业为例,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自主企业发展之路。在缺乏政策支持和税收激励的情况下,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据统计,目前中国太阳能热利用面积已占世界的76%,是欧美的4倍,并且以每年20% ~ 30%的速度增长。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国、使用国和使用者。
除了太阳能发展迅速外,风能、小水电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一名专家预测,从去年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比过去快得多,尤其是生物柴油、太阳能和风能。
据报道,中国的生物燃料在发展玉米燃料乙醇方面也将走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立道路。目前,中国生物乙醇产量约为102万吨,其中80多万吨仍在使用玉米,其余20万吨为其他谷物和马铃薯。为了粮食安全,今后将主要在盐碱地或荒山上使用甜高粱、麻疯树和文冠果等非粮食物质,并将其转化为生物燃料。
从长远规划来看,中国将积极发展以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生物燃料乙醇的使用量将达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的使用量将达到200万吨,共替代成品油约1000万吨。在此基础上,规划中形成了国家生物燃料布局:2010年前,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在东北和山东建设几个以甜高粱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在广西、重庆和四川建设几个以马铃薯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在四川、贵州、云南和河北建设几个以麻疯树、黄连木和桐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项目。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的发展,新兴的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和生物质发电有望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据光大证券称,中国的风力发电设备市场将在未来三年内爆炸式增长,风力涡轮机制造业有望成为其新的增长点。在转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后,生物柴油也吸引了许多风投和上市公司,一些新投产的能源技术公司将成为国内外许多投资机构的竞争场所。
目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仅占总能耗的8%,计划力争在2010年达到10%左右,2020年达到15%左右。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会长石定寰表示,未来30至50年,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供应中的战略地位将日益突出,预计将占到30%以上。
"中国的能源政策对世界有重大影响."克里斯托弗,世界著名的能源专家,美国世界观察协会主席。弗雷文高调地说。根据这一前景,相关专家指出,仍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整个能源市场将出现生态格局的重新洗牌。
下一篇:国产首条全自动高速送料冲压线研
标题:可再生能源规划出台加速能源市场 地址:http://www.zgshouguang.cn/article/5572.html